close

尋日屠城真相 散盡家財紀實 2014年12月14日 04:10[中時電子報ㄥ 記者林瑞益/綜合報導]

[F.B//2014年12月14日 12:47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舉行紀念活動。(新華社)
 
 
解放軍禮兵13日在公祭儀式上敬獻花圈。(新華社)
 

13日是大陸南京大屠殺77周年,至今仍有許多大陸民眾花費畢生積蓄,尋找當年的文物,要證明日軍確實曾經大肆屠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而相較於大陸官民高度重視南京大屠殺歷史,台灣的反應顯得冷淡,民間沒有大型紀念活動,只有總統馬英九以書面表示:「歷史的錯誤或可原諒,但歷史的教訓不能遺忘。」

雖然大陸官方過去未大肆紀念南京大屠殺,但民間追求大屠殺真相的人並不少。像81歲的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憲文是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權威,他與團隊花10年時間,走訪8個國家,完成《南京大屠殺史料集》,著作共4000萬字,也是世上南京大屠殺題材最翔實的史料集。

 

自家變成抗戰文物館

還有許多大陸民眾花費畢生積蓄,從世界各國收集當年日軍暴行的證物,瀋陽市民張廣勝就散盡家財,把自家變成了抗戰文物收藏館,自家放不下了,就寄存在母親家與哥哥家。

拍攝紀錄片全球放映

旅日華人導演李纓更是不惜花費時間、金錢,拍攝紀錄片《靖國神社》,到世界各國放映。最近,他在英國的首映會上呼籲,日本正視歷史,一個國家如何面對戰死的軍人和戰爭的「負面遺產」,也決定了它未來對待和平的態度。

南京大屠殺期間,在華經商的德國人約翰.拉貝建立「南京國際安全區」,為25萬名中國人提供避難所,其所著《拉貝日記》是紀錄大屠殺的重要史料,這部日記並於2009年拍成電影。拉貝的孫子特別選在大陸國家公祭日的前一天,邀請中、日兩國留學生至家裡用餐,但不談政治,想從第三者的立場促成中日民族間的友誼。

相對於大陸及華人地區的熱烈反應,台灣對於紀念南京大屠殺77周年,反應冷淡,僅由總統府發聲明稱:「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要珍惜東亞和平的現況,盡力避免衝突與緊張的升高。面對領土和主權問題,用擱置爭議、資源共享的態度,來創造和平紅利,讓子孫不必再面對殘酷無情的戰爭,讓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ffee-Liu 的頭像
    Coffee-Liu

    Coffee-Liu的部落格

    Coffe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