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感言:當全世界還在瞎人摸象時,上帝已經透過祂的使者帶來整套的解答。]
(一)、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兩位負責觀察「微中子」的全球權威。他們的得獎理由是發現「微中子震盪」而證明微中子有質量,因此推翻了人類目前粒子物理學的基石「標準模型」中微中子沒有質量的定義。其實上帝的使者(我)早在兩年前就發表過微中子有質量......。今天我願意講的更徹底一點,那就是『宇宙中,一切會移動的粒子皆有質量......』。其實光看到某些擊中原子核外的電子的微中子能夠讓此電子偏移就可以斷定微中子必定有質量。並且宇宙中一切能存在超過一分鐘的粒子的前進,絕對伴生震盪現象......。上帝透過我交給未來可以和我及主耶穌死後一起升入天堂,快樂地安享壹億年快樂富裕的天使歡愉的善良盟友的極珍貴禮物:【物理學界的聖杯:大統一場理論】發表後,會說明為何如此。不僅如此,此理論可以證明這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對於上帝創造「微中子」來架構活潑而健康的宇宙目的及功用是何等無知及錯誤百出! (二)、有微中子的專家說,觀察微中子可以增進及有助於人類發展核融合反應爐技術......。這是胡說八道,完全偏離上帝辛苦創造微中子的根本目的!上帝用七天創造創建宇宙時,微中子是在最初七小時就被全部完成......。其根本用途是讓基本粒子(質子、中子、電子)有能力和接近中的夥伴(也就是其他基本粒子)能夠永恆的結合,從而有能力建構穩定的物質世界......。並讓基本粒子因此而有能力適應外界的改變及衝擊(例如強烈的溫度及壓力變化,以及電子因此能攜帶數十萬伏特的電壓等等)。但微中子和核融合一點關係也沒有......。人類從宇宙中、核分裂反應偵查到大量的微中子被釋出是因為每當有基本粒子重傷後,在其邁向死亡及崩解消失的過程中,其核心中的靈魂(微中子)會逐漸流失......。對外星人及人類有用的核融合技術『重氫生成氦離子』的過程,根本不會產生任何微中子外洩!所以,推測從觀察微中子可以發展核融合技術的粒子物理學家的講法根本錯誤的離譜......。未來我的【大統一場理論】完整發表後,人類可以透徹地知道「微中子」的重要性,並因此而讚嘆上帝創建宇宙的極度用心、專注及零瑕疵!
////////////////////////////////

推翻微中子沒質量 日加學者共享諾貝爾物理獎

2015-10-06 23:37:04 聯合報 記者田思怡╱即時報導
諾貝爾物理學獎今天揭曉,日本學者梶田隆章(左)及加拿大學者麥唐納共獲殊榮。 美聯社分享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六日揭曉,由日本的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的麥唐納(Arthur McDonald)共同獲獎,兩人在不同的實驗中發現微中子震盪現象,顯示微中子也有質量,推翻過去微中子沒有質量的理論。共同社指出,日本學者連續兩年拿下諾貝爾物理獎,展現日本基礎科學研究實力。去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也頒給開發藍色LED的名城大學終身教授赤崎勇等3名日本科學家。另外,梶田是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小柴昌俊的弟子。來自同一研究團隊的科學家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這在日本還是第一次。80歲的日本北里大學榮譽教授大村智5日剛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梶田6日再傳佳音獲得物理獎,使日本諾貝爾獎得主人數增至24人。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梶田和麥唐納的實驗顯示微中子會改變身分,這種變化的先決條件是微中子有質量,「這項發現改變了我們對物質最內部運作的認識,對我們的宇宙觀極其重要」。
梶田隆章在1998年發現,來自大氣層的微中子在抵達日本神岡的超級神岡探測器途中,在兩種身分中互換。神岡探測器建於一個舊鋅礦場底部。1999年,由麥唐納帶領的加拿大研究團隊證明,來自太陽的微中子在來到地球的途中並未消失,而是以不同的身分抵達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薩德伯里微中子觀測站,觀測站建在一個舊鎳礦場的地下深處。
因此,幾十年來物理學家參不透的微中子之謎有了解答。過去計算微中子數量,有多達三分之二的微中子在測量中不見了,而這兩項實驗發現,微中子沒有消失,只是改變了身分。兩人發現,由太陽核反應產生的微中子,在抵達地球的途中產生震盪,變成表親緲子微中子和濤子微中子。結論是,過去以為沒有質量的微中子有一些質量,不管有多小。對粒子物理學來說,這是歷史性的發現。粒子物理學的基本粒子和力學標準模型非常成功,廿多年來抵擋了所有實驗的挑戰,但這個標準模型的條件是微中子沒有質量。兩位獲獎者的觀察顯示,標準模型不能成為宇宙基本組成的完整理論。
兩人的發現是對微中子隱藏世界的最重要觀察。微中子是整個宇宙第二多的粒子,僅次於光子。地球持續被微中子轟炸。許多微中子在宇宙輻射與地球大氣層的互動產生,其他則是太陽內部的核反應產生。每一秒鐘都有幾萬億個微中子穿過我們的身體,微中子是自然界最捉摸不定的基本粒子,有「鬼魅粒子」之稱。梶田隆章得知獲獎的反應是「難以置信」。麥唐納說,得知獲獎的第一件事是:「抱了我太太一下」。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6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學者梶田隆章和加拿大學者麥唐納今天因解開微中子的秘密,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說,這些發現向現行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理論拋出挑戰。「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理論解釋宇宙間粒子和力量如何互動的概念。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說,兩人的研究有助確認微中子具有質量。科學院還說:「這項發現改變了我們對物質最內部活動的了解,而這對我們對宇宙的看法可能關係重大。」微中子是輕量的中性粒子,可由核反應產生,例如太陽產生陽光的過程。微中子是僅次於光子的宇宙中數量第2多粒子,科學家1930年就初步提出存在微中子粒子,但到了1950年代才獲得證實,當時核反應爐已開始製造粒子束。而主流理論宣稱微中子不具有質量,然而梶田隆章和麥唐納率領的團隊實驗,分別證實這並非事實。他們發現,太陽活動發射出大量電子微中子,「振盪」轉變成渺子微中子(muon neutrino)和濤子微中子(tau neutrino)。根據量子物理學的規則,只有在微中子具有質量的情況下,微中子才能轉變成另1種類型的微中子。諾貝爾委員會說:「這對粒子物理學和我們對宇宙的瞭解,有著開創性的重要性。」委員會還說:「這些實驗首度揭露標準模型存在著顯而易見的瑕疵。愈來愈明顯的是,標準模型理論已無法成為解釋宇宙基本構成和運作方式的完整理論。」為了更加瞭解這些難以理解的粒子,全球各地正在進行密集的研究。評審委員會說:「揭開它們最深處秘密的新發現,料將改變我們當前對宇宙歷史、結構和未來命運的瞭解。」微中子是宇宙中數量第2多的粒子,每秒鐘有數兆個微中子穿過人體,但科學家對它們的本質不甚瞭解。諾貝爾委員會成員、斯德哥爾摩大學(Stockholm University)物理教授艾斯曼(Barbro Asman)告訴路透社:「這項發現將改變物理學相關書籍,因此確實是重大發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ffee-Liu 的頭像
    Coffee-Liu

    Coffee-Liu的部落格

    Coffee-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